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时间:2024-11-15 09:55:38
历史教学工作总结(合集15篇)

历史教学工作总结(合集15篇)

总结是指社会团体、企业单位和个人对某一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得出教训和一些规律性认识的一种书面材料,通过它可以全面地、系统地了解以往的学习和工作情况,因此我们需要回头归纳,写一份总结了。总结你想好怎么写了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历史教学工作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历史教学工作总结1

20xx年高考已经尘埃落定,透视历史试卷,联系教学实际,有必要对高三阶段历史教学进行总结,希望能对于改进自身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水平,进一步提高高三历史教学质量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合理安排复习进度,确保三轮复习效果。

第一轮

单元复习

8.2—10.20必修一

10.20—11.30必修二

12.1—元月30必修三

第二轮

通史复习

2.15—3.1古代史

3.1—3.25近代史

3.26—4.25现代史

第三轮

热点与综合

4.26—5.20热点与综合练习

5.20——5.30信息交流

6月份自主复习回归课标

二、常规历史备考,做足平时功夫。

1、围绕考纲,研究考纲,提高教学的针对性,避免教学的盲目性。

教材内容不等于高考内容,考纲内容不等于全考,历史考纲年年有变,但仔细研究发现,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年年常考的必考点。这些必考点,应作为重点抓住不放,而且要花大力气从多层次多角度来进行全面系统地复习,并且要紧密联系当前的社会实际,直到了如指掌、滚瓜烂熟。近年历史高考,以能力立意,以知识为载体,对理论观点和史学方法及思想文化素质的考查渗透其中;依托教学大纲,又不拘泥于教学大纲,试题设计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突出创新的主题;对历史问题认识水平的考查,强调宏观与微观相结合,体现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发展观;试题综合性强,既包括学科内知识与能力的综合,也适当引进跨学科知识与能力的综合;试题反映或折射社会现实的需要,不回避热点问题。

2、一轮复习夯实基础,构建知识网络。

夯实基础就是要深刻理解教材,掌握教材的主干知识,掌握教材中的关键字句,正确理解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构建知识网络就是要在把握每一个知识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把握知识点在系统中的纵横坐标位置,从宏观上建立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综合化的知识体系,做到条理清楚,因果明确,心中有数。这一轮复习为“地毯式”扫描,如果把备战高考比作盖高楼,那么夯实基础,构建知识网络应是这座高楼的基石。高三上学期,我们一直做第一轮的基础复习工作。

3、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对传统的第二轮复习进行改造和整合,按通史重新构建知识网络,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与知识整合能力。

传统的二轮复习是在第一轮单元复习的基础上进行专题式复习的,但是作为新教材,是以专题式的模块呈现出来的,而国家考试大纲的知识体系排列又是以时代为基础的,因而教学第一轮就是按照教材的体系进行教学,先帮助学生夯实基础。而在第二轮的复习中再对知识面进行二次整合,把三本必修教材的重点知识按照国家考试大纲与省考试说明进行重新整合,在第一轮的基础上构建新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历史知识的迁移能力。高三历史复习要掌握三种知识:专题知识、通史知识和理论知识,经过两轮复习,使专题知识和通史知识纵横交错,构成知识网络;并由历史理论支撑网上的知识点,使学生的历史知识结构形成一个多层面的立体交叉体系。在诸多知识的连接点上繁衍出新的知识生长点。这个过程就是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也是对学生潜在能力和创造能力的考查。

4、强化对基本技能的训练和全面提高解题的能力,针对学生的弱点给予个性化的指导。

在二轮复习过程中,对给定的热点素材要注意引导学生展开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和研究,积极探索命题的切入点。对于材料题论述题的训练,具体来说:一要阅读和了解背景材料;二要思考这些材料与历史学常识的直接联系;三要自己研究命题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四要针对问题根据所学知识拟出答题思路及要点;五要书写答案,语言力争规范科学、言简意赅、层次清晰、表述完整。在备考过程中,学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和弱点,各个学生的弱点可能是不同的,有的学生有某一知识上的缺陷,有的同学可能存在着能力上的缺陷,因此,除了要求每位学生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重点的弥补、矫正或训练,查漏补缺之外,还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点拨与指导。

5、指导学生加强实时反思与阶段反思。

在复习中一定要正确处理好“学”与“思”的关系,通过针对性地重点习题的解答与分析,不断进行反思,深入探究有哪些问题与这一主题相关以及这一主题在整个系统中的地位,从而建构对该主题的总体认识,培养从整体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自觉性,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指导学生在解答主观题时,常常要反问自己,有没有比这更好的答案?有没有离题?有没有答到点子上?后期学生的反思、自我领悟是促进提高的捷径,用心最重要。高三的学习伴随着无数次的考试练习,加上学生自购的教辅资料,做过的试题数量不少,各类题型的解法老师也可能讲过数次,不怕犯错误,就怕不明原因地犯同一类型的错误,一定要加强反思,避免重复劳动。

三、冲刺复习阶段的问题。

1、再次回归教材,落实历史事件。准确落实历史事件的时间、阶段特征、前因后果,形成完整的历史知识网络,做到每一个历史事件都能在历史知识网络中融会贯通。(最后复习回归教材的时候,基础不扎实的同学一定要重视教材的框架和标题以及骨干知识点。)。具体要求为:

(1)落实概念。学会给历史概念以动态的阐释,通过概念构建比较完整的知识。

(2)注重图表、材料的作用,在熟悉课本图表和材料的基础上适当拓展,多补充材料。

(3)熟知的命题学会从多个角度审视。

(4)寻找教学中容易被忽视、误读的历史知识及体系。

2、注重专题训练,适度关注热点问题。目前,历史备考的热点问题包括:古代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经济全球化与区域化;资本主义社会调节机制;国际关系与全球化;近现代民主进程;东学西渐与西学东渐(尤其是明清时期);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包括史学、文学等);党的建设;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等等。另外把握历史“周年”关键字,和20xx有关的数字会是今年考题中可能出现的热点时间。

3、高考信息问题。

广泛收集信息,科学分辨信息,正确使用信息。切忌被高考信息弄昏头脑。本组教师群策群力,分题型收集整理信息题,及时组织学生训练,在今年高考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历史教学工作总结2

纵观近年历史高考,以能力立意,以知识为载体,对理论观点和史学方法 ……此处隐藏13705个字……十分密切的内容。我在教学中让这两节课连在一起,有利于学生对这两件事情的内在联系有更好的认识,而且工业革命的学习放在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之后,也与前边的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等内容放在了一起,学生对英国的发迹、发展、成为世界工厂的领导地位有更深刻全面的理解。

历史学科的学习重在逻辑思维的贯穿,让学生确立历史思维下的知识框架分外重要。而这一任务的完成需要老师对历史教材深度解读,变历史学家的思维,教材编写者的思维,为更符合师生理解的思维顺序。

整合教材不仅仅表现在对某节课的位置进行调整,还体现在每一课的子目录之间顺序的调整。比如“新航路开辟”一课,把第二、三子目的新航路开辟过程放在课堂的开头。我认为课刚开始学生的精力比较集中,探索新航路过程的艰难曲折与大航海的成果能够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学生感慨于航海家的壮举以及他们给这个世界带来的重大影响时,再向他们提出理性思考的问题“为什么这个时候的西欧能够完成这以人类创举呢?”把课本的第一个话题——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放在这时候来完成——在学生状态在兴奋之后转入低谷时,问题激发他们重新集中精力,做理性探究。这样的重新构化符合学生的历史思维,也符合学生的课堂学习的规律,我认为更加人性化,课的结构也很紧凑。

整合教材不仅仅体现在某一课的处理上,整合教材也体现在对整本教材的不断整合以及多本教材的整合中,在单元复习时,在单元的起始课里,在单元的最后一节课里,都要不间断对教材进行整合,以有利于学生历史思维的训练,整个知识体系的构建。

比如关于“冷战”一课的教学,课标要求学生认识冷战的影响,但是冷战的影响并不在这节课内容中体现。但之后的“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都是冷战影响,在每一节课里都要有意识引导学生回应“冷战”,已完成课标要求。不仅于此,要把冷战的影响说完整,还要结合中国现代史——新中国建立后的重大国内外政策——也是深受冷战的影响。这样对教材的整合才能真正给与学生能够留得住的历史知识。

俗语说“只有把纽扣拽在衣服上才能让它其上作用”,同理给与学生孤立的知识,就像给予学生一枚扣子一样,只有把它联缀在已有的知识体系中才能有意义,而整合教材目的就在于让学生避免获取的是孤立的知识。

二、加大测验的力度激发学生更关注学习

与以往相比,这一学期的每一单元学习结束都安排了当堂的单元测试,并当天阅完,统计成绩排出名次,公布成绩。让学生明白自己每一单元的学习状况,明白自己的成绩位次。在测验的推动下学生加大了复习的力度,对课堂学习也有了更高的重视。不断的检验对学习成绩优秀者更是一个激励,在考试的推动下,学生的课下问问题的人数明显也增加了。

事实证明只有不断让学生看到学习的结果,才能激发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频繁的考试当然增加了我的工作量,但是在实践中我摸索出更快的阅卷技巧,掌握好自己的工作节奏后,我觉得并没有太大的工作负担,反而因为不断地检验,使我看到了学生的学习状态改变了,内心很是高兴。

三、挤时间让批改作业更有效

进入初三如何提高成绩,是我更为关注的事情,激发学生更自觉地更有效地投入到学习中,除了及时检测,我还与以往相比更加及时地批改学生作业,发现问题能够及时采取措施,无论是态度问题还是技术问题。我是这样做的:

到学校第一节事情,就是批改作业,为了督促自己尽快完成作业批改任务,我都是早读时间和学生在一起,学生早读我批改作业,一个早读基本上能够批完一个班的作业。利用下早读后的三五分钟就作业中的突出问题做一个讲解,或者对作业当中问题严重的学生做一个单独辅导。

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历史作业的质量有了大的提高,学生在我的较真中不敢懈怠,我想成绩的提升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四、提升备课组活动的有效性

为了更好地发挥团队作用,月考结束,我们每个人都对另外两位老师的'课听了一遍。互相听评课让我们更好地从伙伴的身上发现好的办法,反省自身的问题,提升自己的教学效果。除了线下的面对面交流,我们还把自己的教学困惑和点滴收获分享在备课群中,大家互相学习、互相支招,既增进了相互的了解,更丰富了自己的教学手段。

为了选择好的教学辅助产品,我们利用两个教研活动时间对教辅产品做了个集中评价。具体做法是这样的:

我们就以刚刚学完的“二战”为例,对所有的教辅资料这一单元的内容做了试看、试做,我记录了每一种资料的使用时间,对除试题外这一单元的其他的内容讲解做了甄别,比较了它们的适用程度。我们三位老师各自推荐了自己认为合适的教辅资料,然后集中讨论,最后选择出大家认可度比较高的资料。这个办法与以往相比,我们花了更多的时间,但是对如何才算是好资料,以及对下一阶段的复习程序也有了大致的思考。一举两得。

总之在教学上,与以往相比有了新的尝试,有了新的长进,也有了新的体悟,一定也能够在教学效果上有长进。

历史教学工作总结15

本学期,我担任初一年级两个班的历史教学工作,我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我,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景,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按照学校的各项要求,立足此刻,放眼未来,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提高,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总结,期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检验教训,继往开来,以促进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

一、认真备课。

不但备学生并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资料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并认真按搜集每课书的知识要点,归纳成集。

二、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

为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我在课堂上异常注意调动学生的进取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简便,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教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研究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本事,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此刻学生普遍反映喜欢上历史课,就连以前极厌恶历史的学生都乐于上课了。

三、虚心请教其他教师。

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习上都进取征求其他教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教师的课。做到边听边学,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我的不足,并常常邀请其他教师来听课,征求他们的意见,改善自我的教学工作。

四、认真批改作业。

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为了做到这点,我常常到书店去搜集资料,对各种辅助资料进行筛选,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起到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景,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景及时改善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历史教学工作总结(合集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